二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

时间:2025-07-20 16:00:56
二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1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出示词语练读。

搬搬家搬运

泉泉水清泉

破破烂破产

2、进行组词训练。

3、出示词语,大家抢读,美读,大声读,体会语言的美好。

4、出示同一偏旁的字进行练习,大家进行开火车组词训练。

偏旁一样的:播、撒、挺、搬。

5、出示同音字进行训练与积累。

yīn:茵、音、因、阴。

6、出示多音字进行训练与积累。

二、课文赏析与交流

(一)品读第1—2自然段。

青蛙住在烂(làn)泥塘里。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换一些钱搬到城里住。

于是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一块牌(pái)子,上面写着“卖泥塘”三个字。

1、看谁读得好,读出了什么?

2、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到的呢?

3、主人公:青蛙。

4、事情发生的地点:泥塘。

5、事情发生的起因:想卖泥塘。

6、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

(二)品读第3—10自然段。

“卖泥塘喽(lou),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边大声吆喝(yāohè)起来。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水坑(kēnɡ)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tǐnɡ)舒(shū)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老牛不想买泥塘,走了。

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于是他就去采集(jí)草籽,播撒(bōsǎ)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yīn)茵的小草。青蛙又站在牌子旁边,大声吆喝起来:“卖泥塘喽,卖泥塘!”一只野鸭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野鸭没有买泥塘,飞走了。

青蛙想,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于是他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接起来,把水引到泥塘里来。

等泥塘灌(ɡuàn)足了水以后,青蛙又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起来:“卖泥塘喽,卖泥塘!”可是泥塘还是没有卖出去。

小鸟飞来说,这里缺(quē)点儿树;蝴蝶飞来说,这里缺点儿花;小兔跑来说,这里还缺条路;小猴跑来说,这儿应该盖所房子;小狐狸说……每次听了小动物的话,青蛙都想:对!对!要是那样的话,泥塘准能卖出去。于是青蛙就照着他们的话去做,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

1、青蛙为什么要大声吆喝呢?

2、老牛和野鸭为什么不买青蛙的泥塘?

3、老牛和野鸭是怎样说的话呢?

4、听了他们的话,青蛙是怎样做的?你怎样看待青蛙的做法呢?

5、“青蛙想,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于是他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接起来,把水引到泥塘里来。”在这段话里找到描写动作的词语,并想一想:这些动词表明了什么?

6、“小鸟飞来说,这里缺(quē)点儿树;蝴蝶飞来说,这里缺点儿花;小兔跑来说,这里还缺条路;小猴跑来说,这儿应该盖所房子;小狐狸说……”这个句子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7、排比句的特点是什么?试着说一个排比句并写下来。

8、逐一来说一说大家的建议是怎样的。

(三)品读第11—12自然段。

“卖泥塘喽,卖泥塘!”有一天,青蛙又站在牌旁下吆喝起来,“多好的地方!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yǒnɡ),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青蛙说到这里,突然愣(lènɡ)住了,他想: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

于是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1、说一说现在在泥塘的生活怎样?

2、为什么和以前不一样了呢?

(四)交流分享:最后青蛙为什么不卖泥塘了?

(五)课堂交流。

1、观察这些句子的特点。

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

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2、用“可以在……”说句子。

3、读课文,梳理一下这个问题,照样子说句子。

例句:青蛙觉得泥塘不怎么样想卖掉。

老牛?野鸭?小鸟?蝴蝶?……

4、你怎样看待青蛙的做法?

5、青蛙吆喝了几次卖泥塘?每次的情景如何?和同桌一起表演一下。

三、中心点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

课文告诉我们:美好的环境要靠我们勤劳的双手来创造。(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

四、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青蛙卖泥塘》”,一起来闯关吧!

五、作业布置

1、积累劳动名言。

2、积累描写环境的词语。

二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白洋淀的资料,生字卡片、配乐磁带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第3课《华北明珠白洋淀》,看着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自由发问。

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答案吧。

引导针对题目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动机,使学生产生可以利用的阅读期待。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课文。

3、 教师指名读课文。

4、 全班交流自己初读课文寻求到的答案。

5、教师检查学生生字的自学情况。

交流的过程变成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过程。学生通过读书,基 ……此处隐藏11505个字……—7自然段读说结合训练点:说说怎样画风?教具准备:生子卡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鼓励提问

1、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2、启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过渡:是啊,风是怎么画出来的呢?读了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初读识字,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让我们认识一下课文里的小朋友。

2、谈话:能介绍这几个小朋友的名字吗?(根据回答板书名字)和这几个小朋友打打招呼吧。认读生字:宋、涛、陈、丹、赵、艺巩固:你身边的伙伴中,谁的名字里有这些字?

3、识记“湿”。“湿”——“显”

4、指名分段读课文,提醒注意多音字:杆、转。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我会写”中生字的卡片,指名认读,分组轮读。

2、口头扩词练习,理解字义。

3、指导生字书写。记忆生字字形。

观察间架结构。(引导整体把握字形)老师示范难字。学生练写。

4、自查后互相评议,改进。

四、学生写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猜谜语。出示谜语: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谜底:风)你们知道“风”是什么样吗?风摸不着看不到,但是有三个小朋友却把它画下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画风)

二、展示成果

1、读生字

2、读课文

3、回答:课文主要写了怎么?

三、精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互相请教。

2、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3、他们是怎样画风的?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答案。

(三)交流

1、小组内互相汇报自己的读书体会。

2、全班交流。

A、随学生回答出示有关句子:

⑴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⑵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⑶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⑷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B、请学生在黑板上画画文中的景色。

C、请学生给所画的景物配上文中的话,同时指导朗读。

(1)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提示:宋涛应该用疑问的语气说“谁能画风”这句话,而且说的时候心里应该很得意,因为他认为风是画不出来的,他其实想为难一下陈丹和赵小艺。陈丹说“谁也画不出来”这句话时,应该带有为难的语气。赵小艺说“我能”这句话时,应该是非常自信的语气,语调比较高,声音较大。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这句话时,应该用惊喜的语气,大声地说,因为他是受到小艺的启发突然明白原来风是可以这样画的,所以他非常高兴。)

(2)、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3)、每组派代表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朗读表演。

【三幅头像有助于学生分清人物的态度、观点和做法;分角色朗读易于体会三个小朋友互相启发,互相协作和敢想敢做的精神。】

四、拓展

1、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一位小朋友?为什么?(我们喜欢这些小朋友,是因为他们爱动脑筋,遇到困难不退缩,积极思考。)

2、你还有什么方法画风?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画一画,再写下来。

3、创新画展:声音、气味与风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由你来画声音、气味,你会画什么?请你们把自己的奇思异想用五彩的画笔描绘出来。

【“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此环节以文本为凭借,挖掘学习资源,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书写

练习写剩下的六个字。教师重点指导:“眨”左边是目字旁,不能少一横。“涛”字左边三点,右下还有一点“杆、眨、涛”左窄右宽;“杆”左高右低,“眨、涛”左短右长。

1、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指导。

2、交流评价,举办“优秀作业”展。

六、限时作业:板书设计:

15、画风

飘扬的旗子弯弯的小树斜斜的雨丝

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1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字形,区别形近字。

2.指导学生掌握生活中常见的“AABB”式词语。

3.了解寓言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重难点:

通过讨论,使学生感觉到合作使人快乐,合作促人成功。

教具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合作、团结”的名言。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么?为什么?

学生交流。

师:孙悟空的本领特别大,尤其是他有火眼金睛的本领,是人是妖一眼就能认出来。龙龙在学习生字时遇到了困难,你能不能用你的火眼金睛辨认出来下面的形近字,并教给他区分的方法。

【设计意图】有创意的导入,充满激励的情感,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情境创设把学生带入学习氛围,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二、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习题

(1)引导学生从字形、字义上区别形近字的不同。

(2) 同桌之间说说自己是如何区分的;快和你的学习伙伴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来帮助龙龙?

(3)填一填,独立完成。

(4)拓展练习: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形近字。

2.照样子写一写。

(1)由学生自行完成,再开火车提问。

(2) 拓展练习: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AABB”式词语 【设计意图】从字形、字义上区别形近字的不同,掌握更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做到熟读。。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初步理解这三句俗语的意思。

4.小组内检查朗读,对读得好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扬他。

5.练习背诵。

6.拓展:自由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团结的名言或俗语。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加深对单元主题的理解,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乐于积累的好习惯。

知识窗

1.学生自由读,

2. 谈谈你的理解

交流克雷洛夫寓言《天鹅、梭子鱼和虾》的内容与寓意。

开心一笑

1.读诵儿歌。

2.交流:从儿歌中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听力练习目的是体现听说读写并重的语文教育观念,同时培养学生倾听、听记的能力。

三、总结全课

谁来说一说在今天的“语文七色光”中你有哪些收获?

四、作 业

将日积月累中的俗语抄写两遍。 

《二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