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合1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妈妈听说唐山大地震这个电影很感人,就一直想看。昨天,她带我和姐姐看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女主人元妮有两个孩子,女孩是姐姐,名叫方登。男孩是弟弟,叫方达,他们幸福地生活着。但是,一场突如其来地灾难毁灭了一切:一天晚上,方登和方达都在熟睡。只见天空变成了恐怖的淡紫色,大地猛烈地摇晃起来,楼板、砖块止不住地掉下来,元妮疯狂地要冲进房子里救两个孩子,父亲拦住元妮,要自己进去救孩子,就在他快要冲进房子里的那一刹那,一块巨大的楼板压死了他。
大地震过后,有人发现了方登方达姐弟俩,他们被一块楼板压着,一个在这头,一个在那头,就像跷跷板一样,救弟弟就会压到姐姐,救姐姐就会压到弟弟,姐弟俩只能救一个。救援人员问元妮救哪一个,可元妮哪个都不舍得放弃,过了半天,人家跟她说,再不做决定,两个都没了!元妮狠了狠心,说:“救弟弟!”这句话让被楼板压着无法说话而一直敲石头求救的方登彻底失望了……
一场大雨把方登淋醒了,她发现自己躺在拉尸车里,旁边就是她爸爸,死里逃生的方登被一对军人夫妇收养了,养父养母问她记不记得发生了什么事。她总是摇头,我想:她应该不是不记得,而是不想说罢了。过了32年,方登也恨了元妮32年,在08年汶川抗震救灾,方登深深体会了一个母亲的心情:这个母亲的女儿腿被压着,情急之下,这位母亲一狠心,叫了医生把她女儿的腿锯掉,事后,她哭着要去找她女儿的腿。这一段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位母亲说:“长大,她恨我,就让她恨吧!”我想:在让元妮从两个孩子里选一个救的时候,她是多么痛苦、难以选择呀!这都是她的孩子!如果她抛弃了任何一个,她都会痛苦一辈子、愧疚一辈子!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母亲的伟大与无奈。在方登吃东西的时候,偶然的,遇到了她的弟弟……
方登有没有认方达这个弟弟?她有没有原谅当初为了救弟弟而抛弃了自己的母亲,想知道的话,就自己去看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卡车司机方大强,妻子李云妮,龙凤胎姐弟方登,方达,一个幸福美满的四口之家,在这一瞬间被摧毁了。大强为救孩子,死了,方登、方达被一块水泥预制板压着,一头压着姐姐方登,一头压着弟弟方达,设备简陋,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此时,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母亲做出抉择,“救弟弟”,她失望地流下了眼泪。方达的左臂没了,方登在大家都认为死了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方登因为对母亲狠心放弃自己的行为感到愤怒,她选择遗忘,选择离开,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 。她从大学退学,当外教,打工,和大自己10岁的外国男人结婚。她移居加拿大,希望能忘记母亲,忘记那份复杂的感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了。此时,方登移居加拿大,而方达已成为一家国企老总,他们纷纷前去救援灾区,在灾区见了面,之后家人意外团圆,方登心中的裂痕得以抚平,一句句,一字字,都在诉说着当年那一段惨痛的灾难与回忆,让她知道,母亲还是爱着她,深深地爱着她。
是啊,天灾无情人有情,经历过,并且感受到了他的残酷,就应该去帮助和你的过去一样的、可怜的人儿,让他们感受到来自人们内心的这份温暖,这份真诚之心,忘掉过去,像刚开放的花儿一样,向着太阳,坚强地走下去!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的和平社会吗?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文章中说“有的人在黑暗中为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心灵的对岸;有的人则自暴自弃,活在这世上,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任由死亡的黑暗吞噬自己的灵魂。人生中怎么会没有挫折和失败,只有自己将自己摆渡到对岸,才可以生存。”
我愿做折出的船上那个撑船的人,帮助他们,让他们从黑暗的过去中走出来,找到新的自我!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今天我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看后,让我久久不能消散的那就是电影给我带来的震撼。
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失去了丈夫,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亲,就更应该是这样的了,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让姐姐奇迹般的活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08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决然的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
电影所彰显的人文关怀,让我数次动容。尤其是,剧中对“亲情”的刻画,让我增添了很多对父母、亲人的思念和愧疚。剧中母亲抚养儿子所表现的坚毅,为完成自我救赎而坚守破房中的固执,触动我心灵的,是母爱的伟大。
这部电影让我对坚强这两个字有了深刻的理解。母亲是坚强的,为完成对婆婆的承诺,为回馈对丈夫的感激,为省视对女儿的亏欠,用一生的担当,独自守望着心中的废墟;
养父是坚强的,支持女儿寻找亲人,默默忍受对女儿的思念与孤独;
儿子是坚强的,以残疾的身躯,始终想着为母亲分忧解难,开创着属于自己的事业;
女儿是坚强的,虽纠结于儿时的“忘不掉”,但始终怀着对生命的尊重,始终藏着感恩的心。
唐山大地震的主题思想就是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人活着应该如何抉择,在遇到无法改变我们的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有信心的战胜这种困难,只有自己有信心了困难才能向我们低头,只有自己伟大了,困难才会渺小,不要放弃任何一次希望,哪怕在世界最大的灾难来领的时候我们依然是有希望的,只有有一丝阳光,明天的种子就会发芽,世界就会更美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轰隆隆—轰隆隆”几声巨响,天翻地覆。有多少个鲜活的生命在此丧生,这是唐山人民的不幸,这是自然界对中国人民的考验。震后的唐山到处一片狼藉,惨不忍睹的场面令人心寒,呼唤声、求救声,混杂着雨声在这废墟的大地上回荡。影片中徐帆饰演的女主角李元妮在失去了丈夫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时,她是多么的无助,当看到她在废墟中绝望地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两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无法割舍的爱,但是在最后关头她选择了救弟弟方达,可是上天还眷顾着姐姐,方登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可 ……此处隐藏6044个字……救工作中相遇,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太让人感动了,有时候想一想,在自然的灾害面前,人类显得多么渺小;而在团结起来的人们面前,灾难又显得多么不堪一击。纵观整部电影,让我深深地知道:亲情是永远无法改变的,只有亲情,永远不会背叛你,是你心灵的港湾。亲情就像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就像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停泊,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
这部片子让我明白了,现在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有温暖的家庭,还有祖国这个大家庭。如今有很多人因为一点小事就想不开,放弃自己宝贵的生命,我想他们可以看看这部电影,看看地震中的人们是多么的想活下来,他们对生命的渴望、坚持和珍惜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学习的。同时,我也明白了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当时有现在这么先进的设备,死亡的人数会不会减少一点?那位母亲会不会就不要进行那么痛心的选择?会不会让更少的人受到心灵与肉体的伤害呢?我想我们应该努力的活着,因为只有努力,才会活的精彩,活的成功!
最后,让我们珍爱生命,珍惜亲情,好好的活着,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因为,活着真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3什么叫大片,所谓的大片不是找了多少明星大腕、不是有多少漂亮的脸蛋、不是你请了多少专家评点,更不是花多少钱宣传片,而是你的故事能不能打动观众的心。
《唐山大地震》不仅是一部灾难片,它更像一首赞美诗。经历过地震的阵痛,让我们对人生要了深刻的感悟,对情感有了生动的解读。该片以《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为载体,用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诠释了人间的真爱,血浓于水亲情不仅是一种延续,更是一种忠贞的坚守。
对于自然灾难的发生我们是多么的弱小,然而在面对它的残酷时我们又是多么的顽强。全民自发形成的自救组织在第一时间解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我们的党和人民子弟兵更是在最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通过两次地震我们的救援队伍不断地壮大,我们的救援水平也不断地提高,这不得不取决于我们的国家强大,和抗震救援精神的延续。
看完后有些片段总是历历在目,犹如一把尖刀深深刻在了心头。在震前方达和方凳为了吃仅有的一个番茄,作为姐姐让给了弟弟。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刹那,最为父母第一反应想到的是孩子,为了孩子,父亲想到了妻子。在这种抉择中都包涵这一份真情、一份爱、一份责任。
为了维系这份忠贞的爱情,为了弥补对女儿的歉意,为了儿子美好的未来,元妮坚守了32年。正如她女儿所说:“一个女人有几个三十年”正如他儿子所说:“倒得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再也没盖起来”在母女相认的时候元妮为她女儿准备了洗好的西红柿仿佛时间一下有回归到地震前的那个晚上。并说:“妈没骗你”。作为母亲给女儿下跪是为了弥补对女儿的那份善意的歉意。
假如没有那次唐山大地震也不会有他们的骨肉分离,假如没有汶川地震也不会有他们母女相认。其实历史不能有太多的假设,但是电影给我假设了一个完美的结局。所以现在的子女对父母还存在误解的化,要赶快纠正来弥补这份注定的情感,来感谢他们的生育之恩。因为我们不想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因为我们这份亲情和历史一样,是不能假设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4记得那段时间,唐山大地震热映。于是约上好友,带足纸巾,打算去电影院好好大哭一场。意料中之得,整个过程我们两个就没有停止过抽泣,纸巾用了一张又一张。
整部电影看下来,除了眼泪就是感动。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爱是父母为子女不求回报的付出,爱是在最危险的那一刻牺牲自己让爱人活下去的本能反应。
而影片中最触动人心的一幕,也是让我至今无法理解的是在地震的那一刻,女儿无法言语,奋力敲打着石头,期盼母亲的营救。而母亲却选择放弃她救弟弟。清醒着的她只能无声得留下眼泪。那是一种伤心欲绝的痛。那个小小的女孩儿,面对暴力,为弟弟挺身而出;面对爱吃的西红柿,虽然略有微言但仍是孔融让梨。然而在面对死亡的时刻,还是被自己最相信的母亲放弃。我想这应该比死亡更加残酷。为什么当面对这样二选一的局面,受伤的永远是女方?!从古至今,重男轻女的局面一直未曾瓦解。这是一个现实存在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庆幸的是,女孩挺过来了。那顽强的生命力真的让人佩服。很难想象,当一个女孩在被抛弃之后又死而复生。醒来看着周遭的一切,以及身边躺着的父亲心中究竟是会是怎样的感觉。她的不言不语,她的倔强坚强,让人倍加怜惜。
因为她的坚强与倔强,让她有了再一次得到幸福的机会。女孩的养父养母对她很好,把所有好的东西都给了她。特别是由陈道明饰演的养父,王德清一直对女儿悉心照料。知道了她的悲惨经历,还主动帮助她寻找家人。关心养女的幸福,可以为她脱下军服打骂那个辜负他女儿的臭小子。当女儿失踪不见,焦急万分得到处寻找。在我印象中,养父毕竟不像生父,会对自己的孩子如此细心,但影片中的王德清却诠释了一个如此伟岸而又高大无比的养父。
现在想来,影片中的女孩还是幸运的。她拥有了亲情,拥有了爱情,生活幸福美好。但所有的这一切也都是靠她自己的努力争取来的。坚强的走过灾难,走过绝望,内心变的无比强大。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也许无法躲避,但是,我们可以让自己的有限生命不留遗憾,可以在死亡面前泰然自若。那些因为动不动觉得自己悲苦想要自杀的人们,是不是应该多多珍惜一下这脆弱的生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唐山大地震》,讲的并不是大地震的可怕和残酷,而是大地震对人们心灵的摧残和重伤,起初,我在看电影海报时不能明白23秒和32年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还以为是一种概念性的炒作。看罢《唐山大地震》后,方才明白23秒的上崩地裂,摧毁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建筑和街道,也不仅仅是二十四万个鲜活的生命,而是人的心灵。在经过漫长的痛苦的32年之后方能重建,而这也是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伤痛和折磨。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让观众的心灵可以得到洗涤的电影,它不是在再现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苦难和当时恐怖的场面。地震过后,经过十余年的重建,唐山变成了一座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城,可是关于这座城市下面众多的生命,和地震幸活下来的生命们,谁也没忘记谁,这是一种情节,看着唐山大地震纪念墙,我却想到了抗日战争中那些为了新中国的解放而失去生命的灵魂,为什么没有人为他们建立一栋纪念墙,哪怕是像万里长城一样长么。因为“失去了就永远失去了”,但是他们的灵魂应当永存,应当为后人所发扬传承和铭记。
关于《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我想到的只要有死亡才能把我们分开。而今我们的心灵已经麻木到只有死亡才能把它触动一下。08年的地震让我们短暂地抛开了升职加薪还放贷,有空想了想原来除了钱和房子,脆弱的生命短暂的人生还可以有别的意义。转瞬间,玉树地震,我们的心灵又像打过了疫苗般无动于衷,只剩下敏感的词一直在那边鼓吹多难兴邦。
《唐山大地震》的成功,有冯小刚这个好导演,也有徐帆这个演技娴熟的演员,最重要的是有这么一个关于情感的宏大叙述,让观众在老天爷的面前不是抱怨,而是感恩惜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亲人”!困难和灾难并不可怕,怕的是人心的泯灭和无知。
文档为doc格式